中文|English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2025年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交流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次数:10


2025715日,由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2025年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交流会”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济人楼举行。会议以“协同创新·赋能产教融合新生态”为主题,设置1个主论坛、3个分论坛和2场圆桌论坛,来自政府、行业、企业和院校的近100位代表,围绕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人口结构变化背景下的校企协同育人、技术转化与生态共建展开深度对话,力图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为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开幕式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长王继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杨钋为会议分别致开幕辞,对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各方代表将通过交流和分享,激发创新思维,探寻更多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携手推动产教融合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共同开创产教融合发展的崭新局面。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长王继平发言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杨钋发言


主论坛 产教融合关键问题与政策分析

主论坛由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郑建萍、副院长王奕俊联合主持。天津大学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智库主任潘海生以“产教融合的时代内涵与实体化路径”为题,他指出产教融合是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重要抓手,内涵已从“校企合作”升级为“产业链与教育链深度融通”,需通过创新载体、搭建信息平台(如 VLF 模型)、强化核心能力、推进科教融汇等多维度发展。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数字建造学院院长刘亚龙用“建平台、抓项目、促融合”概括该校产教融合特色,提出以“五个共同”为核心,构建“四方联动,五共促融”体系,破解人才供需等问题,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制度顶层设计,创新共同体循环模式,搭建数字治理平台,助力职教出海,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为行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上海建科咨询集团张正庭展示了集团在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实力,提及成立上海智能建造产教融合共同体,促进人才交流与成果转化。

济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刘翠兰介绍了“校在园中,课在厂中”模式,与 70 余家企业合作,人才适配率超 85%,指出合作深度不足等问题,建议通过第三方平台等破解,未来将深化“数智赋能”改革。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教授李鹏剖析了省域产教融合型组织的协同机制与治理策略,指出其历经多阶段演进,面临组织缺乏法人资格等挑战,提出建大数据中心等治理方案,建议以财政、金融、评价、文化四维协同,推动产教融合组织向“实体化、市场化、网格化”跃迁。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郑建萍主持


天津大学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智库主任潘海生演讲


分论坛一 产教融合转型路径与模式创新

分论坛一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杨钋主持。民政职业大学院长屠其雷聚焦银发经济,呼吁校企共同开发养老照护场景化教材与1+X证书;北京文华在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唐京与浙江树人学院信息处处长张天荣同台对话,展示“智慧教室3.0”如何沉淀慕课为知识库、嵌入可微调智能体,课程运维成本下降40%,学生毕业即携带“私有知识库”上岗。上海新朋程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李晓红提出“平台六部曲”:以职教数据平台为底座,在临港、大理等地共建产业学院,并计划成立跨区域实体公司,打造终身人才账户。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蔡红亮出“产业学院2.0”:校企共投车间、共订课程、共摊成本,学生“2年在校+1年顶岗”毕业即被预订,平均起薪提高30%


北京文华在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唐京演讲


分论坛二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转型与深化

分论坛二由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郑建萍主持。波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教育业务总监陈苏分享了该公司“游戏+教育”的理念,把策划、美术、程序岗位标准转化为教学任务,学生作品直进企业测试服务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处长王强介绍学院正牵头成立“城市设计数字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40家高校与30家企业,共建数字孪生城市实验室,已完成上海北外滩等5个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朱金龙与广州同和医院院长助理陈艺聪介绍,双方以“双主体”协同育人,建立理事会、学术委员会、质量监督委员会“三会”治理,破解医院教学与经营冲突;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屈璐展示“一老一小”共同体,104家单位跨16个细分领域,共建课程包、人才池、科研圈。上海建桥学院“三位一体、一体两翼”模式把二级学院、产业学院、产业公司装进同一法人实体,数字设计、智慧康养两个项目已实现“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利润反哺教学。


波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教育业务总监陈苏演讲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处长王强演讲


分论坛三 区域产业升级与产教融合协同发展

分论坛三由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教授李鹏主持。深圳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书记罗德超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创新与人才发展部总监范骏相继演讲:双方共建“西门子新工程师学院”,引入德国双元制14个专业领域学习内容,毕业生认证通过率94%,薪酬增幅50%。苏州远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德仁提出“产业兼职教师管理七步法”,把企业工程师周课时控制在4小时内,教学产出却提升2倍。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FANUC学院课长赵小宣介绍,公司以岗位技能包重构课程,形成“全岗位、全层级、全技术要素”体系,已为120所院校提供师资培训。雷尼绍(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经理陈云春展示“在线测量+数字孪生”场景,把“一机多用”柔性测量嵌入生产全流程,与院校共建实训工坊,学生毕业即可承担产线调试任务。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创新与人才发展部总监范骏演讲

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FANUC学院课长赵小宣演讲


圆桌论坛一 产教融合政策与协同模式发展

圆桌论坛一由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晋主持。临港产业大学副校长韩国华总结“产业大学+两级学院”五年经验: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建成16个实训基地,70%毕业生直签合作企业;上海电机学院“1234”实践体系(1个月认知、2个月实习、3个月顶岗、4个月就业对接)实现“入学即入职”;烟台城市科技职院弹性学制因学籍政策受阻,呼吁制度松绑。民办思博职院、县域集美职校、基金会代表共同倡议:建立全国性产教融合数据平台,东部地区对口帮扶中西部,实行差异化财政激励。


临港产业大学副校长韩国华发言


圆桌论坛二 学前教育领域产教合作发展

圆桌论坛二由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李柯主持。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张庆、党政办主任夏侯命河、党政办干事刘永军介绍,学校30个专业中非师范类已占20个,共建12个产业学院与直播基地,但面临观念、课程、市场三重磨合;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展规划处处长闫春伟坦言艺术类校企协同“连开5次推进会仍难落地”,学生升本意愿削弱实践动力。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李柯介绍该校则把传统幼师教育升级为“6大专业群”,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专业一年级即进企业车间,毕业月薪7000元以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儿童发展研究院项目副主任丁玲介绍,“提升计划”已服务28所中高职,提供心理、课程、政策三维支持。企业代表江苏新向往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洋展示“工学交替—顶岗—就业”薪酬阶梯,强调“企业不赚培训费,只做人才投资”。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展规划处处长闫春伟发言


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院长徐洁发言


闭幕式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晋总结:会议形成了“需求—培养—制度”全链条共识,下一步将以省级大数据中心、跨区域实体公司、终身人才账户为抓手,推动产教融合从单点示范走向生态共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杨钋最后强调了中国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关键地位,明确提出未来五到十年需要突破的重点领域,并对参会教师的专业贡献表示高度赞赏。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晋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杨钋发言



学院新闻

Copyright © 2014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800号济事楼256室,201804

院办电话:+86(21)69584739  招生电话:+86(21)69588731  传真:+86(21)69589621